第243章 纷纷献策_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-爱丽丝书屋
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

第243章 纷纷献策

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 卡牌 2358 2025-03-05 08:37

  当日,陆云将锦衣卫内的所有人都聚集在锦衣卫练武场上,与他们一同席地而坐,针对如何提高蜡烛的单位时间产量而展开讨论。

   不得不说,众人拾柴火焰高,没过多久,便有一名工匠站了起来,提议道:“不如采用户部铸币的方法,打造大型模具,一次可产量一百支。”

   听闻此言,周围的工匠们纷纷点头称是。

   要知道,他们可是仪鸾司工匠,自从成立开始,便游走于朝廷各个部门,学会的技术更是繁杂,善于打造任何大型模具,哪怕是户部用来铸造钱币的模具,亦是出自他们这些锦衣卫的工匠们之手,因此,打造一个大型的用来制造蜡烛的模具,根本不在话下。

   但是陆云对此并不满意。

   毕竟,制造大型模具他也早就想到了,让他犯难的是如何解决烛芯问题,不得不说,这位工匠所提的建议,并没有说到点子上。

   这时,又有一名工匠站了起来,犹豫不决地说道:“指挥使,不如这样:反正烛芯是要浸透烛油的,而浸透烛油的烛芯,冷却后亦会凝固成型,我锦衣卫打造完整的蜡烛模具,在往蜡烛内灌入烛油后,再将早已凝固成型的烛芯插入进入……”

   不得不说,这位老工匠的话,让陆云眼睛一亮。

   可就在这时,另外一名工匠皱眉反驳道:“可如此,如何确保烛芯定是在蜡烛的中间位置呢?据某猜测,尽管烛芯事先凝固成型,可若是插入滚烫的烛油内,烛芯必定软化,软化下来的棉线,不能确保横贯蜡烛,更别说还得处于中间位置……老工匠的提议,恐怕不妥。”

   听了这番话,非但先前那名老工匠点点头满脸遗憾地又坐了下来,就连附近的工匠们亦是议论纷纷,觉得这番话确实大有道理。

   而对此,陆云的表情有些古怪。

   因为在他看来,那位老工匠的提议十分有建设性,因此,他试探着说道:“滚烫的烛油会软化烛芯表层的凝固烛油,那么,降低烛油的温度呢?”

   “那也不能确保烛芯一定能蜡烛的中间位置。”金铸渊摇着头肯定道:“这个办法不好。”

   “……”

   陆云张了张嘴,竟无言以对。

   他感觉,锦衣卫的工匠们,仿佛是力求完美的强迫症患者,过于讲究精益求精,虽然说这没有什么不好。

   “要是烛芯不会软下来就好了。”金铸渊在旁嘀咕道。

   听闻此言,陆云心中微微一动。

   他想了想,沉吟道:“杂家倒是有个主意,不知可行不可行。”

   “指挥使指挥使请讲。”金铸渊连忙说道。

   见此,陆云一边双手比划着,一边低声说道:“取一根竹丝,将棉线一圈圈缠绕在上头,以此充当烛芯,就不太会弯曲。”

   话音刚落,只见空地上鸦雀无声,许许多多工匠们瞪大眼睛瞅着陆云,面露惊喜与古怪之色。

   “难不成指挥使指挥使早就主意?……其实到最后那两千两银子的赏赐最终还是被这位指挥使自己得了去?”

   许多惦记着那两千两赏银的工匠们,眼巴巴地瞅着陆云。

   不得不说,锦衣卫的工匠们相当务实,当即便有人兴匆匆地取来几根竹丝与一团棉线,按照陆云所说的方式,将棉线以螺旋状缠绕在那根竹丝上。

   第一次尝试,失败了。

   因为制作出来的烛芯,差不多是孩童的小手指那般粗细。

   用这玩意当烛芯?市场上的蜡烛才多粗?

   于是,工匠们立马将竹丝削地更细,并且,所选用的棉线,也采用了最细的棉线,如此一番折腾,这才制作出一根仅只有筷头粗细的烛芯来。

   而这支烛芯,虽然具有弹性,可以完全,但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,杜绝了弯曲的可能,这让众多在场的锦衣卫工匠一阵惊呼。

   可问题在于,这支新式的烛芯,并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难题:如何确保烛芯始终处于模具的中间位置?

   对此,就连陆云也有什么好办法。

   然而,见到这位指挥使指挥使犯了难,众锦衣卫的工匠们反而显得兴致勃勃,毕竟按照这位指挥使指挥使所承诺的,谁解决了这个问题,谁就能领到足足两千两银子的奖励,这可是一笔巨款呐。

   于是乎,众锦衣卫的工匠彼此讨论,纷纷提出许许多多的建议。

   不得不说,这些建议就连陆云听了也感觉有些天马行空,完全就是云里雾里。

   但不可否认,也有几个比较靠谱的建议。

   比如,有一名工匠提议改变模具的底部,使模具的平面底部变成尖锥形,如此一来,只要模具上方的烛芯维持在中间位置,这根烛芯势必会处于蜡烛的中央部位。

   还别说,这份智慧就连陆云听了都暗暗点头。

   唯一的问题就是,似这种底部呈现圆锥形的蜡烛,如何使用呢?难道专门推出一个与其匹配的蜡烛台?

   这不,还没等陆云开口询问,属官金铸渊便已经问出了与陆云心中所想相类似的疑问:“底部削尖,如何立于桌上?”

   巧的是,那位工匠也早已想好了对策,并且,还是陆云所想到的对策:“我锦衣卫可以推出与这批蜡烛所匹配的烛台。”

   而对此,金铸渊却嗤之以鼻。

   别看这位老实巴交的属官在面对陆云时战战兢兢,可在工艺方面,他所提出的针对性问题,还真是一针见血:“你觉得,百姓会额外花一分钱去买我锦衣卫推出的烛台?……还是说,我锦衣卫在出售蜡烛的时候,白送烛台?”

   那名工匠不言语了,讪讪地坐了下来。

   想想也是,要知道本来蜡烛就属于是价格并不便宜的日常消耗品,远不如油灯省钱,因此,使用蜡烛的大夏百姓本来就比使用油灯的人要少。

   可如今,锦衣卫制造出一批蜡烛,却要本来就觉得蜡烛昂贵的大夏百姓额外再花一份钱去买个烛台,谁会去买?

   至于白送,那更是想也别想。

   买一次蜡烛送一个烛台?

   如果一名百姓只买一根蜡烛,那你送是不送?

   送?

   那行,那锦衣卫非赔到连裤子都当了不可!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简体
评论